梦想文学网 > 穿越古代科举扶贫 > 第269章 第269章 (第一更)

第269章 第269章 (第一更)


第269章

        从孙川和竹一这一对开始,  谢继宁的这些属下有打定主意不成亲,一辈子跟着谢继宁的。

        有内部消化,  大小一起长大的青梅竹马结成一对的。

        也有娶宁州本地女子,  嫁给宁州本地的男子的,都有各自的意向的对象。

        珍珠放下手中的事情,带着平安春雨还有自己的几个丫鬟小厮一起忙碌了起来,  给女子准备嫁妆,给小夫妻准备安家费,帮助安家。

        谢继宁则是奔波在花溪集市上,  从宁州到花溪集市路已经修了几个月了,  码头是同时动工的,  如今都到了最后的关头。

        宁州官府重视花溪,修码头和路,  还有集市边上修建的商铺和仓库,  不仅仅板桥的这些人看到了花溪集市的前景,  本地的很多有见识的人同样能看到。

        整个花溪集市都热闹起来,  很多大户人家买地,置办商铺,  或者直接和官府的人接触,  想了解官府的建设的商铺怎么算。

        谢继宁一早就规划了,  整个集市上,  官府只是占据部分,  更多的交给民众,让大家都参与建设,对几个有钱的大户人家的名额进行限制,尽量避免垄断。

        官府的规划大头是露天的大型摆台,布局类似菜市场,  这样就能让百姓用很小的代价得到摊位,更是留足了摆地摊的位置,给那些日子更艰难的百姓。

        这虽然一开始是集市,但是谢继宁却是将这地方当做一个重镇,一个贸易新城来建设的,独特的地理位置,便捷的水运交通正在修建的大路,都让花溪这地方充满生机。

        一方面,集市照常热闹,尤其是新茶出来,卖茶叶的茶商都涌进市场。

        另外一方面,这一片,都成为了一个大型的建筑工地,各家各户的人都在建设,除开工人之外,卖建设用的材料,卖菜的,买茶水的,各种各样的人都在这一片聚集。

        五月底,这一条路终于完成,在众人的注视下,谢继宁率先踏上大路,迈向宁州城到花溪码头的大道。

        “朝日初升,趁着现在天还不热,咱们不如走着去花溪看看,这马就牵在后面。”

        谢继宁看着跟在自己一行人后面的百姓,朝着文景逸建议。

        文景逸欣然同意,“正好,咱们趁着这段时间,谈论谈论诗文,说说闲话,这段时间太忙了。”

        “我可不和你们一起走,你们的走路,慢腾腾的。”韩文爵一边说话,一边安抚自家躁动的马。

        “韩大人,你先请,我听说今天集市上也很热闹,他们在集市准备了活动。”

        今天,不仅是大路码头正式行驶的日子,也是集市上各家商铺装备开业的日子,畲族的在谢继宁的建议下,也建设了好几个商铺。

        畲族的和汉族的交错在一起,为了方便以后相处,为了以后做生意更方便,秉承着和气生财的道理,两族的人都极力联系感情,约好了一起开业,请了舞狮舞龙的来街上热闹。

        “我听说有射猎比赛,还有梅溪河沿岸的都精通水性,他们今天要下河玩的。”

        韩文爵跃跃欲试的说道,他性格豪爽,来宁州不久,很快就交到了不少朋友,加上他家世的原因,多是捧着他的人,每天过得很自在,如鱼得水。

        要不是韩家的师爷和老仆跟着,谢继宁都担心只记得玩耍,耽误事情。

        “你去吧,我和继宁慢慢的走。”文景逸也笑着答应,等人走远,才小声的说道:“这是他最后的悠闲时间了,之后就要忙起来了。”

        谢继宁笑着说道:“相关物资人员已经准备好,可以行动了,如今这路修好,咱们可以启动其他地方了,之后我会看着他的。”

        说完两人人相视一笑,得亏韩文爵不在,不然一定要被两人的笑容吓到。

        两人在前面说话,后面有不少的宁州本地的乡绅在后面跟着,见三人这么和睦,心中也都有思量。

        三人的官位在其他地方不算什么,在宁州可以说如日中天,都有自己的实权,一段时间下来,大家都有自己想要讨好的方向和目标。

        显然,三个人中,知州是权利最大的,不管是官位还是在宁州的实权,但是知州是最难讨好的,他不喜欢玩,不喜欢饮酒作乐,也不好美色,这样的知州让大家想要接近都没有路子。

        同知看上去很好相处,经常参加宴会,大家都能在各种场合遇到同知大人,实际上同知为人圆滑,说话做事模棱两可,善于打太极,推来推去。

        韩通判则是另外一种性格,为人豪爽豪迈大气,只要投其所好,就很好玩,但是身边的师爷幕僚跟得紧,一涉及到什么大事,稍有不对,就直接翻脸,典型的武人性格。

        所以宁州的这些乡绅,都在心里有一个底,知州大人关心百姓,只要是正当的事情找他,都能有回应,知州大人脾气还很好,对平民百姓都很爱护,基本上没有架子。

        同知大人爱交际,有什么宴会都可以试着邀请,通判最好让自家武力好的小辈去接触。

        这些个乡绅的内心的想法前面的谢继宁和文景逸都不得而知,谢继宁正在思考将后面这些人用起来。

        跟在自己后面的这些人都是宁州的乡绅,有不少都是盛名在外,这些人在宁州的影响力不一般,有他们作诗作文为花溪码头集市宣传,影响一定会更大。

        “趁着天光正好,咱们应当吟诗作赋,这花溪的景色不错,如今这码头一修,不仅仅是自然风光好,这人文风光也很有意思。”

        谢继宁扇子一摇,笑着建议,文景逸跟着说道:“要论文采,谁能及得上你,不如让我来抛砖引玉罢了。”

        “好,你作诗,我作文,咱们就以这花溪码头为题如何。”说完,谢继宁停下来,转身说道:“我和文大人开一个头,诸位都是饱学之人,都各展所长。”

        褚知县和州学的训导夫子都是读书人,这样的场景都是习惯了的,就是这些乡绅也都是读书之辈,那些书读得少的这会都悄悄的往后退,大家都纷纷响应。

        文景逸的诗自是不用说,谢继宁作的文也不辜负状元之名,郑承荣本来自傲于自己的才华,虽然知道自己和谢继宁文景逸有差距,毕竟两人是进士,但是没有想到差距这么大,大到在腹中酝酿了半天的诗读不出来。

        众人都纷纷赞叹,“谢大人此文如同行云流水顺畅,节奏明快,让人心旷神怡。”

        “文大人的诗气势如虹,辞藻华丽,颇为动人啊!”

        郑承荣被打击到不想说话,其他人则是借此机会好好的吹捧两人的文采,得亏谢继宁理智,还记得目的。

        “本官献丑了,各位也都各展所长才是。”

        这种能在知州还同知大人面前露脸的机会,大家都很珍惜,都纷纷苦思冥想,发誓要当场做出一首好诗来。

        之后,大家都边走一边想,在从宁州到花溪码头的这一路上,吟诵出不少的好诗,更有人猜到谢继宁的想法,对这花溪码头大家赞扬。

        谢继宁当即表示会记录下来,方便大家传递。

        众人更加兴奋,这样扬名的事情,只要是一个文人,都很向往,这天,围绕这这路,这码头,这集市,留下了不少的作品,在谢继宁的有意传播下,流传甚广,也让大家对这花溪码头都感兴趣起来。

        这条路修好,另外的两条路就正式准备开始,因为盐场的事情,让谢继宁有了底气,所以是两条线同时开始修建。

        从宁州修建性到宁德县和寿宁县,因为地形和技术说限制,规划将路程分成几段,设立不同的点,同时开动。

        上到谢继宁,下到衙门的杂役,全部都卷入这一件大事之中,各部门都被谢继宁指挥动起来。

        医馆的人随时待命,一旦工地上遇到什么危险,赶紧上前救命,工房的小吏更是全部投入到这事情,其他的官吏都是一块砖,那里需要那里搬。

        谢继宁和韩文爵在各工地走动,沿着修路的方向,谢继宁直接借着修路一事情,下去到处走访,摸清楚各处的情况。

        遇到有地痞流氓,地方豪强,欺压百姓,草菅人命的,通通都拿下,一时之间,各处闻谢继宁和韩文爵两人的名字色变。

        至于不少的百姓则是暗暗的期待两人,都想趁这个机会告状,伸冤。

        比谢继宁和韩文爵更加声势浩大的是姚子林和雷大娘子的剿匪队伍,两人初战告捷,抓捕在尖山上为非作歹,穷凶极恶的土匪之后,缴获不少的财务,士气大振。

        不做停歇的朝着另外的一地出发,毕竟打下一出,有人有钱,这钱财谢继宁立马给大家换装备,换成物资,好处看得见,大家都更积极。


  (https://www.mxgbqg.com/book/68440354/1421947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mxgbqg.com。梦想文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mxgbqg.com